“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主题沙龙发言稿(曾明)
成都铁中 四川省特级教师曾明
各位领导和青年老师: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坐在这里,心情很不错,因为我觉得我又回到二十几年前了,我又年轻了。今晚沙龙的主题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了使主题更加明确,我思考了很久,提炼几个关键词:素质、学习、提升、个性、坚持与专业!我不想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结合我的成长过程,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你们可以当成我的肺腑之言随便听听,或者当成我二十几年来工作上的回顾也行,分享一下吧。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第一个关键词: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维素质要求
一维“长”。一是指教师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与专业特长。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勇于创新,苦练教学基本功,提升业务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二是教师应具有顺应学校特色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特色建设,起到带头与示范作用,将个人特色与学校特色紧密结合,共同发展。
二维“宽”。一是教师知识面要宽。一方面教师要勇于和其他学科拥抱沟通,从“点性学习”到“线性学习”,提升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层次。另一方面要利用敏锐的触角和目光,随时关注知识的变化发展动态,及时捕捉新信息,创造更宽阔的思维空间。二是指教师要有宽容的教学氛围,培养自信、乐观、豁达的情趣,升华自己的情感,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交流平台。
三维“高”。一是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表现出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二是指教师要有前瞻的理念与高深的学识。
第二个关键词:学习
1.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多看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提高理论依据。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专家学习,拓展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积累实践经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
2.专业教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本学科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
尤其是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过程实施、教学环节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学习既能掌握本学科的传统理论,又能站在学科的前沿,对本学科的发展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教材和运用学科理论上做到运筹帷幄
3.向其他教师学习,掌握教材处理技巧,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掌控能力。
多听课,各个年级,各种课型,各种风格的课,借鉴他人的长处,通过运用、反思、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三个关键词:提升
首先,素质教育的推进是时代的呼唤。新课程的实施,正呼唤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催生出教师新的职业生存方式,从根本上要求教师以教育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育舞台上,已是现代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
其次,新世纪教育的竞争既体现在教育的质量上,也体现在办学特色上。许多学校都力图通过教育科研改变学校面貌、推进教学实践、强化办学特色,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这就靠观念的创新、方法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来加以克服和解决。从这一点讲,学校教师群体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教研发展学校,让科研为教育服务,已是不疑的共识。
第三,教师科研的重要性。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实践者,他们与教材、学生、课堂亲密接触,拥有丰富的科研素材和感性材料,但他们中很多人缺乏把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和方法。通过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可以让教师把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主题,提升为教育理念。
第四个关键词:个性
个性是指教师的个性发展
首先,教师的个性发展离不开本人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协同作用。一个教师如果满足于为衣食而教,他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如果他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认真地去做其中的每一件事,那么他必然要去钻研业务,去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反思教育实践,追求教学艺术,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教师的看家本领,没有金钢钻,就不能揽瓷器活。
其次,教师个性发展需要一个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有的学校一味的强调把“蛋糕”做大做强,规模经营,在教学上实行“大一统”,一样的教学案例,一样的课堂讲授,一样的练习评讲,一样的测试评价,把教育人才等同于工厂生产产品,视学生为会说话的机器,教师毫无个性可言,结果也必然是“大而不强”。学校办学要有特色,教师成长更应具有个性,请给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点施展个性的时空。
第五个关键词:坚持
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我们青年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也不例外。只要确定了合理的发展目标,制定好可行的发展计划,就要坚持走下去,千万不要半途而废。有时我们可能被身边的一些消极语言所影响,深受打击;有时又可能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事业成就有一定的飞跃而导致选择放弃;有时还可能是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千里马找不到伯乐的感觉让你很郁闷,其实有时是因为机遇没到,不是你的伯乐看不到你的才能,时间会证明一切,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
第六个关键词:专业
一个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就必须做一名学者型教师。而成为学者型教师,必须做到下面三点:
1. 领先的理念——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前提
80年代中期,我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在一个当地很有名的省重点中学任教高中物理,并担任班主任,并且学校指定当地最有名望的两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物理教研组长作为我的指导老师。说实话,能有这样的待遇,在当时的青年教师中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为了回报学校领导的厚爱,不辜负全校老师的期望,当时凭着年青人的朝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完成备课、听课、上课、批改、辅导等学校规定的常规工作外,经常利用中午和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找学生谈话、谈心,晚上常常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钟。在课堂教学中,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从听课到备课,从上课到辅导,努力使学生有兴趣学习物理这门课程,并在轻松活泼中接受知识。为了准备一堂课,经常要查找许多课外资料,斟酌每一道例题,直至写出完整而全新的讲稿。由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课堂教学得到了学校领导、同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喜欢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培养人才的必要环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宝贵时光。当学生的表情随着我的讲解一步步从困惑中走出,当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告诉我他们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那种快慰是令人陶醉的。
所以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题海战术。
2.深入的研究——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关键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育实践经历的教师,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不应停留在直觉的把握、经验的感悟上,而应从理清结构、把握关系的角度,运用理论对实践的现象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理论上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始终保持敏锐的学术意识。我渴望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为学生的智慧人生奠基,带出一批批充满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思考中生成智慧。用一生的精力,去追寻充满智慧的教育,去追逐智慧教育之梦。深入的研究是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开展研究不是花精力去研究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而应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二十几种专业报刊上发表了论文六十余篇,多篇论文获奖。
回想起在教育教学上走过的二十多年路程,自己在教育科研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的辛苦劳累、单调寂寞只有自己最清楚,当收到编辑部的用稿通知和刊有自己文章的杂志时,心里感到一种满足和欣慰。
3.广博的阅读——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基石
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家、科研能手、教学顶尖人物,还必须读书学习,从书本中去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有的上课活灵活现,有动人的教学气氛;有的严谨扎实,滴水不漏;有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令人难忘;有的解题功力深厚、擅长竞赛教学。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十多年来,由于平时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重视学习和积累,在工作和生活中阅读了大量的学科专业书籍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书籍,使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得心应手,取得了一些成绩。
2001年我获得了四川省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同时获得了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称号,200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在颁奖大会上,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和兴奋,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但我觉得这不是我的最高荣誉,我的最高荣誉是老师、学生对我的最高评价:
回首走过的教育历程,我经常忆起我的前辈和老师——杨经文老师、刘国华老师、李果平老师,他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上尤其教学方法上使我终生受益,他们才是真正的教学名师。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在教学路途上确定属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目标,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专业人才!
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 编辑:m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