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班额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ag真人官方网

 
>> ag真人官方网 >> 教改科研 >> 教研文论 >> 文章正文
浅析大班额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5-5-22 16:37:20 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 编辑:yuyu
点击/评论:4023/0
 

浅析大班额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成都铁路中学校 刘璐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教材的使用,教师们越来越感觉在大班开展有效英语教学的难操作性。因师资力量、教学规模、办学条件等原因,普遍存在一种多层次的大班问题,这给英语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多层次大班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以此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和发展学生综合技能。本文首先浅析大班额的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教学反思多层次大班的优势,最后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大班英语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在大班开展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班额;多层次;可行性研究

一、引言

如今外语学习已蔚然成风,大学各专业、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外语,英语学习者人数与日剧增。有专家认为,理想化的语言课堂教学应少于12 名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开展课堂活动,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师资及其他教学条件的限制,即使在教学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城市,学校里每班的学生也在50 名左右。以往英语专业那种20 人以下的小班教学情况寥寥无几,人数在40 60 人的大班已属平常;而在农村中学,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都在70 人左右,有的班级人数达到80 多人,有的超过90 人,也有极个别班级人数过百(郭宝仙,2009)。英语学习者的增长势态在未来几年中仍将保持, 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师紧缺, 大班教学势在必然。

hess (2001)指出,大部分的语言课堂都是多层次的,这是由于所有语言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语言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式等都不同,因此大班教学中,多层次性更加突出。p. ur (1996) 曾把4050人的班级定为大班,colemanzhao hongqin & grim shaw, 2004, 2005)把50人的班级认定为大班。本文所指的大班是指人数在50 人以上的班级。多层次班级是指在这个班级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多层次大班学生的语言能力差别较大,需要更多个性化的关注。

二、多层次大班教学的问题与优势

1. 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班化英语教学在中国作为一种现状和趋势,产生了很多问题。根据熊惠(2006)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大班教学所存在的如下缺陷和不足:第一,大多数教师在60人以上的大班课时会有焦虑和不安之感,教学效果欠佳。第二,大班教学老师无法及时、全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交际教学法难以实施, 很难组织起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三,教师的工作量太大, 作业批改量大, 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休息。第四,学生也更倾向于小班授课, 因为小班授课可以使他们听课更专心, 而在大班授课时, 参加回答机会少, 和教师沟通不方便。第五,大班学生英语平均水平高低不一, 大班英语教学要解决学生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授课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英语教学需求。

根据所观察到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总结,本文概括出大班教学有以下三点问题,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观念上的问题,大班教学的管理问题,大班教学环境和资源有限。首先,在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中,教师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本应在语言课堂上起主要作用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也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堂气氛往往压抑沉闷,教学效果较差。另外,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已经适应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学习依赖教师讲授知识内容的心理严重,自主学习意识非常薄弱,更不具有独立承担一切学习责任的能力。

其次,大班课堂组织和纪律、批改成堆的作业等教学管理的问题,教师常感到束手无策,hess(2001) 曾坦言,我们感到失去了权威。他们常常觉得课堂大、人数多,纪律就很难维持。若再进行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活动,那就更无法控制局面,课堂会过于吵闹(hayes, 1997)。除此之外,大班上课模式给教师的写作教学特别是传统的教师批改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文批改已成为英语教师最耗时和最疲惫的工作。而且,即使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其反馈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最后,语言教学重在交流,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渠道应该保持通畅。然而,大班教学配套系统不完善,影响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室大,学生多,则需要教师能够配合使用麦克风、幻灯机、投影仪等技术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这种基本的教学资源在很多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都无法实现。教室里往往只有一块黑板和粉笔可以利用。即使想给学生多发些材料也常常由于成本问题而节省掉。因此, 为了和学生多交流,教师不得不提高嗓门说话, 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一节课下来, 身体疲劳, 效果却难尽人意。由于学生人数多, 座位固定而且拥挤, 一位教师不可能保证与每位学生达到很好的交流那些坐在教室后排和角落的学生常常被教师忽视, 也常常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另外, 很多交际型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有活动的空间, 而固定拥挤的座位使得这些活动难以开展。可以说, 教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交际教学法的运用。

2. 大班教学的优势

大班英语教学尽管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但是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其中的很多优势。经调查(xu2001),学生认为大班的学习环境有安全感,并感觉轻松,同时有竞争意识,大班可以认识和结交很多朋友;学生越多,主意越多,课也就可能上得越生动。hess 还指出,组织小组活动将更有趣,师生不容易厌倦,而教师还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nunan2007)将多层次大班教学的优势概括为五点:(1)总会有足够的学生互动。正如hess指出我们通常认为小班形式最为理想,然而,如果班里没有几个学生,相对人数众多的大班来说,他们可以提供的新想法就要少很多,因此整个班级就会缺乏活力。同时,教师发现小班教学中学生们如果不太主动,那会使人疲惫不堪,教学很难得到提升和发展。(2)会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根据nunan的想法,如果一个班级有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时,就更容易创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使学生们利用信息沟相互学习。(3)教师不是唯一的施教者。学生人数多, 可以给教师同样予以帮助。(4)大班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为总是会有许多类型的活动任务要做,许多话题要关注。(5)专业发展自然显现。即使对于小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能掌握了陈述新语言的技能,但是在进行大班教学时,仍需要适当地调整和修改教学方法,这样就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诚然,要教好多层次大班英语远非想象得那么简单,但作为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大课的优势,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弥补技术层面的不足,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师生双方受益。

三、发挥多层次大班优势,实践可行性方法

1. 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合作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已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生学习更为被动, 反馈信息难以及时传递, 口语实践机会趋于减少。近年来,《新课标》(2003)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得人们发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班英语教学中已不适用,很值得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的实践,即实行教师课堂引导、学生分组学习、重点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式,加强生生间的互动合作来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分组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小组活动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多, 只要准备工作充分。小组活动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会比小班条件好得多;另一方面,它可以较好地解决大班教学中单个学生学习和活动机会较少的矛盾。例如:在英语大班教学实践过程中, 作者让学生分组合作, 就他们关心的话题展开一场英文辩论赛,举行一次英文诗歌朗诵会, 开展角色扮演等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互动合作意识。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小组同学学习进展的关心(郭香菊,2007)。hess2001)也强调了合作学习在大班教学中的的重要性,在大的班级,合作比竞争更能发挥作用:跨能力分组使能力较强的学习者通过训练其清楚阐述问题以及举出有效例子的能力来提高语言技能,而且也为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教师需要说服能力较强的学生,使他相信与能力较差的学生互动也能提高语言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小组活动进行监控,避免能力较强的学生掌握话语权后,使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加得不到说的锻炼机会。

除此以外,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改善教学效果。例如:我国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果法教学,学生也习惯于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写作,作文的评改是教师的任务。然而耗费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少。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通过采用学生互评这样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师生多向交流教学反馈模式。在中学58人的大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一学期后学生互评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中去,使教学更有成效。对学生而言,互评作文促使他们了解到自己写作上的优势和弱点,平时自己易犯的错误却能够给同伴批改标注出来,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意识和读者意识,切实提高了写作表达能力,语法错误也比最初少。

实践证明,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大班教学的质量。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素质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2. 开发大班教学配套系统,利用网络辅助

在很多欠发达地方,特别是西部,大班教学环境和资源十分有限。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大班教学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间、模拟考题、参考资料等。大班教学配套系统建成后, 一是使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内部交流和组际交流更充分。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登陆论坛的形式在小组内部进行小规模的讨论,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开展大规模的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取长补短,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材料。为课堂上更好地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二是实现师生网上交流与互动。同时通过师生网上互动,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疑问,如果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如果问题指向个别学生,教师可直接将答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做到答疑解惑,巩固大班教学成果。

四、结语

作为多层次大班英语课堂的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层次大班英语课堂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教师必须主动面对这样的挑战,充分运用教师本身最为有效的智力与情感因素,不断改进组织教材的方法,找到更好地处理日常课堂问题的新举措,学会反思,学会创造。教师不能因为现行多层次大班英语课堂所存在的困难与挑战而一筹莫展,而应积极、主动地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有足够的学生参与交流;拥有丰富的学生差异性;教师不是唯一的教育者等。教师在主动、自然地促进专业发展的基础上,要能动地、切合实际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书目

1hayes, d. helping teachers to cope with large classes [j]. eltj, 1997, 51p2: 106- 116.

2hess, n. teaching large multilevel classes [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001.

3xu, z.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teaching english in large class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 in a. herrmann and m. m. kulski (eds.), expanding horizon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annual teaching learning forum, 7- 9 february 2001.perth:curtinuniversityof technology. 10 oct 2001.

4zhao hongqin., & t. grim shaw. expatriate teachers’ adjustment to teaching large efl classes inchina[j]. tefl web journal, 2004/ 2005, 3(1).

5nunan, d.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grammar [m].nanjing: yilin press, 2007.

6]熊惠.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7]郭香菊. 合作学习在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英语教学,2007(4): 43-44.

8]郭宝仙. 从英语教育的中国国情看英语课程标准[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  编辑:yuyu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