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年级化学多元评价实施研究》-ag真人官方网

 
>> ag真人官方网 >> 教改科研 >> 教研文论 >> 文章正文
论《九年级化学多元评价实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5-5-22 16:32:13 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 编辑:yuyu
点击/评论:3676/0
 

论《九年级化学多元评价实施研究》

摘要:通过这篇论文我想阐述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的必要性。并重点说明我们以探究学习为载体,开展多元性评价实施的活动成果,以及我们对该课题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我们的目标是发挥出评价的激励效应,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化学学科 多元性评价方式   激励功能

正文:

我们通过对九年级化学学科多元性评价实施发案的研究,通过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发挥出评价的激励效应,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我们评价的研究不是简单的增加表扬的次数,而是以化学探究活动为载体,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激发学生个体的潜力。

在素质教育实施这几年中,我们没有消除只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老师们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变,忽视评价的方式和功能的改变。经我们调查报告发现,在我们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是1使用内因偏向性评价语言,比如:人家能学好,你为什么不能学好?这样失败归因,学生内在不可控因素的做法(智商)无助感,不愉快情绪。2伤害性评价语言,扣帽子 “差生”“问题学生”“朽木不可雕”“无可救药”。学生写出的原因:感觉老师很看不起人,让学生也觉得无自信了。这样,侮辱了学生会让人感到悲伤。老师的粗暴而厌学,甚至辍学,憎恨老师,不愿服从管教,师生关系紧张,严重的还可以诱发一些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将来乃至一生。3教师笼统性评价语言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回答,往往习惯于适用相同简单评价,如“回答正确”“对”等千篇一律的语言,这种千人一面的评价会在无形中遏制学生的热情,泯灭学生的创造性,其实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他们对知识的理想也存在水平上的差异。看来实施多元性评价研究势在必行。

我们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的《积极心理学》。其中,他在《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中写到:“我们有能力反思我们的感觉、想法以及行为,我们也有能力清楚地感知我们的意识和经历。要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感受到自己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就好。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机会。”我们的理论依据是根据2011年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化学课程标准》中,在第39页到50页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二、评价建议:1良好的评价活动应具备下列特征: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评价标准清晰、完备,以保证评价的信度与公平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应科学、简捷易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任务真实和公平,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并符合学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能让教师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改进教学。2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①纸笔测验②活动表现评价③建立学习档案。3教师是学业评价的主要承担者,但也需要学生、同伴和家长等予以协同,有的评价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有的则在学习完成之后进行。教师可通过对学习全过程的考查,确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思维发展情况和情感态度等。建议家长对自己子女在校外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比如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等;要求同伴评价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学生个人可对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和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差距。4在纸笔测验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自己分析试题,以提高他们自我诊断、自主分析、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试题分析的要点包括错解析因、正确解答、相关知识和体会等。5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应根据评价标准中的每项内容,分别由学生本人、同组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分数等级,并进行综合评定。教师给出恰当的评语,指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理论,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用活动推动课题的深入,再总结出成果。下面就介绍我们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成果。

活动一:结合探究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引进自评方式和互评方式。案例1:在学生学习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利用国庆假期,让学生用塑料瓶等生活用品自制发生装置。学生发生装置有的合理,有的完全不合理。有的优点突出,很有创意,有的会带了危险。我们单独辅导学生,引导每一位学生完成对自己发生装置的自我评价,并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写出,贴在班级交流。我们要把他们塑造成化学小天才!我们要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自评表如下:

自制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自评表

我的步骤: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我的装置的特点:

我的装置的问题:

我的收获:

案例2:在学习探究铁的生锈的条件时,我们提前一周布置探究活动,这一次是分组完成,作业以实验报告展出。这次,我选择小组和小组互相评价的方式,要求其他小组写出对这一组实验装置设计方案的意见。重点交流互评意见。最后选出设计合理,现象明显的方案,我们给与表扬和奖励。

互评表如下:我们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                                                

1)可以查阅资料:                                                                                                      

2)实验探究:

请你画出实验图:

实验的步骤:                                                                                                                                                                                

实验的现象:                                                                                                                       

实验的结论:                                                                                                

互评小组名字:                  

评价内容:

案例3我们根据教材<常见的酸和碱>内容,设计探究学习,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思。在学生参与三个探究实验活动后,让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表:

实施的各项行为

 

还需

努力

急需

改进

1、我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学习计划

2、我能独立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吗?

3、我能有选择地、有重点地记笔记吗?

4、我是否积极进行实验探究

5、我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

6、课堂上,我能否运用熟知的化学知识和刚学的化学知识

7、我是否有意识地关注有关化学的科普知识

8、我是否经常与老师交流、沟通

9、我在分组实验时,我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

10、我是否对错题不仅仅是改正,更要反思原因

11、我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1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时我是否能积极发言?

13、在学习中我能否注重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盲目多做题

14、我是否将化学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

15、学习中,我能否注重化学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

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反思,调整它,提高学习效率吧!

案例4:我们设计的课堂活动元。其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验后反思,提高学科素养的过程。在课题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课程中,学生完成六个有关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并交流现象和结论后,设计了学生反思的活动元。

活动的展开与深化

活动三:学生的反思和交流。

对于实验        我的不同现象是                                                   

出现这种现象我操作错误是                                                        

问题和建议:                                  

让学生参加自评活动,学会反思。

成果的总结:1、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实验设计,即能掌握化学知识,又能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设计不只是正确和错误,而是更合理,更科学。自评方式能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的积极性。我们该做的是保持孩子们探索和积极动手制作的热情,这太重要了。这样,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进步。愉快的情绪,创造性更高。为学生创造积极环境中自我定位,自我形象,并引导学生去欣赏积极环境中的自己。2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对同伴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地位。他们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和独立思考,增强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可以使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完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二:为学生制作了成长型档案袋。其中有评价细则。一个理想的档案袋能够为教师提供其他评价手段所无法提供的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能够为教师描绘出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的图画,同时,档案袋评价提供给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

1.首先,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考生评价的有益补充。发给学生小卡片让学生每月填写。卡片上的内容如下:学生单元化学测验分数是      。反映出的问题是  提高的方法是                  。通过单元纸笔测验,我们能明确学生知识性目标水平,技能性目标水平的掌握情况。并通过卡片填写让学生自省学习上的不足,激励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压力。让学生学会失败,并在失败中学习。例如: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关键点。和学生一起制定可以达到的具体目标,并写在学月卡上,引导学生专注在自己的潜力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放入每次学生实验记录表。记录学生实验课的表现。放入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性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强调在具体、真实或者模拟生活的情景中,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由评判者对学生的操作表现和学业成果的评判来评价学生。表现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和非学业评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成为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3.放入探究性的家庭小实验成果。比如自制氧气发生装置,如果装置太大,我们可以放入同学和装置的照片,以及他的实验报告。体现他的创新思维。也可以放入铁钉生锈实验的报告,体现他的学科思维能力。也可以放入他们制作的保护水资源的小报,体现他的情感价值观。总之,放入家庭小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放入学生个人的获奖情况。老师应有目的增加颁发奖状的机会,放大学生的优点。比如我会给科代表同学颁发,优秀工作能力奖。给学生颁发最佳发明奖。爱护环境奖。最佳创意奖。激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我们安排和举行成长记录袋会议。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任意地交流看法。从形式上成长记录袋必须有以下几方面内容:成长记录袋的一般说明;内容清单;知识与技能的鉴定;学生作品的代表性样本,所有项目的日期;使用过的评估标准。学生对所有项目的自我反省。

活动三:家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长也是孩子重要的教育者。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对孩子评价的积极性是实现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引导家长对学生评价,发挥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和客观。往往否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引导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让学生感到幸福。案例: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具体内容如下:

给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们您好!您的小孩已经进入初三年级学习了。他们已经学习化学有三个月了。在半期考试结束后,希望您看看孩子的试卷,和自己的小孩说说话。帮助自己的小孩,给予他们以关注和期望,并完成以下内容:

问题1:对于小孩的卷面分数是否满意?

问题2:分析小孩在学习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此题和小孩共同填写)

问题3:建议小孩该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提高成绩?(此题和小孩共同填写)

问题4:制定化学学习的期末目标?(此题和小孩共同填写)

问题5:期末考试前会发给孩子化学知识点的卷子,考前一个月,家长您能否多抽一点时间考考孩子。请多抽背知识点。您是否愿意?

 

问题6:与孩子沟通的秘籍,少说教,多督促。你觉得呢?

问题7:鼓励孩子学习的几句话:

实践成果:家长给学生付出的肯定,给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期望,引导学生调整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习更有动力,做好了提高成绩的情绪准备。在学生看了这封信后,我们和学生开了一个座谈会,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感谢父母,理解父母的想法,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冲刺中考的决心。

本课题研究源于一线教师对教育的观察思考。通过研究,我们更广泛地涉猎了有关评价研究理论,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积极理解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内容,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推动课程改革进程。我们具有转变单一评价为过程评价的理念,我具有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理念,我们具有把学生评价作为课堂设计一部分的理念,我们具有引导家长评价学生的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推动下,我们参研老师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开展课题来我校取得的优异化学成绩。(以下数据的依据是学生三年期末成绩)我校成绩各指标保持三年稳定,并联系两年获金牛区优秀备课小组。在周课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成绩稳中有升,依靠与课题的开展。符合教改的大方向。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周课时数

2011

521

36.5

73.8%

49.5%

7

2012

538

38.3

85.3%

57.6%

6

2013

624

38.6

84.2%

57.8%

5

我们将继续研究多元性评价方式及其效果,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我们找对了方向,但还需要研究的深入。作为一线老师感觉学习的机会太少,学习的时间太少,怎样把研究继续深入呢?似乎有些迷惑,特别是档案袋的研究,感觉工作量太大,有些力不从心。但不管怎样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继续努力吧!

  参考资料《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著

《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班 华

                                             



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  编辑:yuyu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