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有效性初探-ag真人官方网

 
>> ag真人官方网 >> 教改科研 >> 教研文论 >> 文章正文
初中物理总复习有效性初探
发表时间:2012-2-16 15:20:19 来源:成都铁中 编辑:yuyu
点击/评论:4717/0

初中物理总复习有效性初探

成都市铁路中学   任加海

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三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中考是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一次检验,更是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依据。面对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要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就读高中,并为高中输送大量的优秀学生,初中中考总复习阶段的任务是复杂和艰巨的。我认为: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的质量对中考取得好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我在指导学生做好总复习和组织备考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总结出的一些做法。

    一、学习大纲和新课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复习主动性。

    初中中考的考试性质属于目标参照性考试,考试成绩既是毕业成绩,又是升学的依据,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考纲的要求来指导学生:

    1.学习考纲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清楚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

    2.和学生一起根据考纲的要求归纳出:(1)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2)要记忆的物理常数;(3)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4)要掌握原理的仪器;(5)要掌握的物理实验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3.要求学生要听老师的话,复习进度走在老师前面,做好预习工作,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4.要求学生做好每一道题,注意做后及时归纳同类型题目的解法和技巧,并巩固相应的知识。

    5.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测试的分析,及时找出缺漏,并主动找同学、老师补缺补漏。

    6.要求学生准备好统一使用的复习资料,明确要以成都市中考考试说明为准来选择资料。

    二、做好复习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总复习。

    1,第一阶段:在前面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会考考纲的要求,按照会考指导书的编排,按知识模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抓基本功训练。

    2,第二阶段:按中考的考题形式作专题训练,尤其是选择题的专题训练,重点抓综合能力,应试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进行全面的补缺补漏和学生自己复习,教师全天候答疑解惑,重点抓考前心理调整。

    三、做好复习方法的指导,突出能力的培养。

    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解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外,还包括对各中能力进行训练和再提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总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复习方法,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方法: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课本、指导书和复习资料,提倡复习期间自学的方法。

    2,指导学生做好知识归类,形成学生个体的物理知识网络。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做出正确的自己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图,把书读“薄”,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复杂,使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能迅速地反应联想、找出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解题后及时做好归纳同类题目的解法和知识的运用。

    总复习中应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知识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能力以知识为载体,而方法是能力的具体体现。义务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总复习中我们做到: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知识,在复习过程强调以“概念”、“规律”为基础。例如:在学生对于“为什么不能说某物体含有“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是否一定升高”这一类热学的概念问题搞不清时,我们及时上了一个“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与区别”的讲座,学生理解好概念之后,原来存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又如:物理公式是反映物理规律的,在应用分式时一些学生,尤其是学习物理感到困难的学生,总容易犯乱套公式的错误;我们也开了一个专题讲座,对: 作了分析,找出了公式中量与量的“对应性”,“p”是对应深度h处的压强;“iur”是对应同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qc t”对应同一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比热和降低或升高的温度。大多数学生克服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我们体会到复习中抓好“概念”、“规律”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和提高解题速度的关键。

四、贯彻精讲精练的原则。

    初三学年每周5节物理课,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既要把新课讲完又要把复习搞好,这就要求教师想办法设计最佳的教学程序,争取最理想的效果。我们觉得这就需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于教师,有时总以为在复习多讲一些,多搞些“题海”学生就是成绩提不上去也问心无愧。这样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在总复习中我们采取了精讲、精练,“讲”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辅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要精讲,就是要突出重点、难点,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复习课所讲的内容一定要紧凑,题目难易适中,有一定的“梯度”。例如:我们讲“平均速度”的复习课,教师通过简练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的换算;强调平均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的不同物理意义。然后精讲通过细心精选的三道例题:

    1:一辆汽车坐变速直线运动,从a处前进132到达b处用了2分钟,从b处再前进480到达c处,用了4分钟。则该汽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秒,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秒,在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秒。

    让学生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几段路程的几个平均速度的平均值,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 ”来计算,平均速度必须要指明是那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某人站在购书中心的自动扶梯上,0.5分钟就可上到楼。若自动扶梯静止不动,人沿梯走上楼需1分钟。现此人沿着开动的扶梯走上去,问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上到楼?

    通过例题2的讲解,引出同一直线上速度的合成,提高学生对速度公式的运用能力和对复杂运动情况的综合分析能力。

    3: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秒钟听见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例题3比例题2又上了一个台阶,物体的运动情况更复杂,物理过程的分析难度更大,需要学生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过程的示意图,来帮助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能力上和方法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三道有一定梯度的例题讲解,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并有所提高。

    学生要精练,精练的前提是教师要精编、精选练习。我们精编的依据是根据考纲,(1)体现考纲中对各单元知识点的能力要求;(2)符合本级学生水平,一步一个阶梯地组织题目,不急于一步到位。(3)在练习考试、测验中出错多的知识点作补缺补漏工作。这样在精练的过程发现问题,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多练,可以达到减少学生畏难情绪的目的。

    为了提高“练”的质量,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辅导,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复习课采用精讲多练,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学生努力从老师对例题的分析中提练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快地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物理的兴趣,激励学生要拿好成绩的欲望。。

    精讲要突出联系、分析重点、突破难点。在复习过程中,对于有紧密联系、学生感到不容易区分的知识,我们一般是采用分专题复习,突出联系、分析重点、突破难点,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阶段,电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及相应的计算公式是较多的。为了突出各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们在学生对电学进行全面的知识归纳的基础上,分专题来进行复习。按各知识点的联系分五个专题:“分析电路”专题、“欧姆定律的运用”专题、“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公式的运用”专题、“电路变化”专题、“电学实验”专题。

    讲完这五个专题后,指导学生总结出一些规律:(1),计算前先分析电路,明确电路中由几个用电器从什么方式连接。(2),电路中的电源电压通常是不变的。(3),要抓住电流强度的计算,求出电流是求其他物理量的关键。(4),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阻值,电路中去掉或连入了电阻,都会使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5),串联电路要抓住电流不变,并联电路要抓住电压不变。(6)几个用电器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它们的总功率都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通过这五个专题的复习,很好地将电学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提高,收到了突出联系、分析重点、突破难点的复习效果。

五、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辅导。

    针对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个别辅导的工作是大量的。如果光是靠课堂的整体复习,任课教师“个人自扫门前雪”,是不可能达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中考成绩的整体提高。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辅导。由备课组的三位老师分别负责三个不同层次的辅导。

    第一层次的对象是在六十分段上下徘徊,学习品质和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按会考大纲的要求,从最基础起,要求这部分学生采用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争取在辅导课上解决问题。比如:指导他们做知识归类,对概念、定律做强记性的记忆。并记忆简单的计算方法,用排除法做选择题的方法等,这样在强迫记忆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和自觉性,避免了在初三的后期可能出现的后进生放弃学习的现象。

    第二层次的对象是七、八十分数段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辅导,提出进步的要求作更严格的训练。为他们在物理学习中能更上一层楼达到九十分以上的水平,提供帮助。

第三层次的对象是学习尖子。让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奥林匹克”式的辅导,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加深扩展。为尖子学生提供更深入学习物理的机会,为高中物理竞赛提供后备力量,培养在中考取得高分段的学生,为提高整体平均分作贡献。

六、抓非智力素质培养,促智力素质的提高。

在总复习期间抓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的提高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抓不紧、抓不好,就是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会考中也会败下阵来。每一场的考试都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品质,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会考的成败。我们把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

复习前期阶段,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教育学生把树立远大理想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自强自立,克服依赖金钱的关系争取学位的想法。复习中后期阶段,是学生感到最辛苦、最难熬的时候。我们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成绩和挫折,锻炼自身的意志和毅力,胜不骄败不馁;教育学生树立扎实严谨的学习作风;教育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对于后进生我们特别注意灌输“永不言败”的思想。复习后期阶段,教育学生要注意吃饱睡好,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教育学生注意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信心百倍的迎接会考的到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对待各层次的学生,对学生满腔热情百问不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表现是抓非智力素质,推动智力提高的关键。



来源:成都铁中  编辑:yuyu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