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跨校语文在线教学研究
——以成都市金牛区“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为例
四川省特级教师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杨小川
摘要: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名师工作室的应对方法应将线下的团队引导、课题引领、沟通交流等策略转化为在线教学研究。本文以成都市金牛区 “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为例,从工作室已有教学成果转化与工作室针对疫情做出的现实研究两方面论证“疫情背景下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跨校语文在线教学研究”的主题。以引导师生改变线下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综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疫情背景 工作室 跨校 语文教学 在线教研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汹汹来袭。2020年2月中旬,正值各个学校开学之际,疫情虽得到初步控制,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方面,家长及学生亟待回校复课。另一方面,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学校无法开展线下集中授课的常规教学活动。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党和政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做着工作上的调整。这些调整在教育教学方面体现得十分突出。2月20日,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科学院语文教研员在组织部分高三语文老师就前一阶段的直播录播教学进行研讨时,发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问题简述如下:
(一)教学效果的问题。
1、录播教学方面,教师基本上是“目中无人”的——台下没有一个学生,老师看不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整个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没反馈,没互动,教学活动以老师为中心,难以评估教学效果。由于录播面对的是全区学生,各个学校生源不同,参与录播的教师不了解学生们在所讲模块的具体情况,或根据高考考纲或根据新课程标准或依据手中的教材,结合自己学校学生情况来备课,没法做到因材施教,。
2. 直播教学方面,教师虽然面对的是自己班级的学生,但由于前期对直播平台设施摸索不到位,直播教学经验缺乏,直播教学前的教研活动不充分,经常暴露出“单打独斗”的个人教学困境。同时,隔空授课,课堂容量与教学时间的把握、语速的快慢、翻页的节奏以及学生听课笔记的记录与检查,都面临诸多问题。
(二)教学资源的问题
收费的或免费的网络平台资源太多。有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也有培训机构的。信息量太大,学生们无所适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选择,学生的精力与能力有限,甄别面临巨大困难。如何让优秀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疫情背景下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跨校语文在线教学研究”的主题。
这个主题有五个关键词或短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在线教学研究”的内涵界定:
1、在线教学研究可以指名师工作室的语文教师针对在线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
2、在线教学研究可以是教师团队在无法线下集中研讨的情况下通过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社交软件开展网络教学研究。
简单说来,就是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做出的针对教师和针对学生两方面的在线教学研究。
那么这些在线教学研究采用何种策略来得以实施呢?下面以成都市金牛区杨小川“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为例加以佐证:
一、立足现实,成果转化,优质共享。
名师工作室成员在领衔人带领下,根据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工作措施与工作开展,先期已经积累了不少教学研究成果。疫情背景下,如果能够利用名师工作室平台整合教学资源,转化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缩短教学研究周期,及时投入线上使用;另一方面,以往教学研究成果经过了前期的教学实践,有了使用的经验与教训,且不少教学研究成果有了改进或者完善的尝试,故转化名师工作室教学研究成果是疫情背景下能够立即投入在线教学实际的快捷方式,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1、名师工作室教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在线教学资源的方式
由于工作室成员各具特长,疫情期间,可以利用名师工作室公众号,进行成果转化的分工,完成在线教学平台学习资源的推送。例如,成都市铁路中学校高一年级给学生分组布置了研究性学习任务,但高一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无所适从,且2020年的这个寒假恰逢新冠病毒肆虐,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那么就可以利用“杨小川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保存的往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手册样本对学生进行网上指导,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小川老师正是通过图片加文字解说的方式在公众号上推出了“基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同时安排工作室成员每天轮班值守在线答疑,解决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及课题专题研究学习时出现的不少困惑。又如“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十八中夏语曼老师,在18届高三语文教学时,发现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费时费力,于是想出了“一边编故事,一边学文言”的办法,组织学生编创文言实词小故事,并将之写成了论文。该论文获得了成都市二等奖。我们将之推送至公众号,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此资源第一期的打开率超过了100%,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格一:
“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公众号资源标题 |
发文日期 |
送达人数 |
阅读人数 |
打开率 |
|
2020-02-03 |
584 |
546 |
93.49 |
|
2020-02-04 |
1096 |
451 |
41.15 |
|
2020-02-05 |
1304 |
398 |
30.52 |
|
2020-02-06 |
1371 |
682 |
49.74 |
|
2020-02-07 |
1436 |
1597 |
111.21 |
|
2020-02-08 |
1500 |
912 |
60.8 |
|
2020-02-09 |
1530 |
840 |
54.9 |
|
2020-02-10 |
1552 |
761 |
49.03 |
|
2020-02-11 |
1569 |
620 |
39.52 |
|
2020-02-12 |
1585 |
532 |
33.56 |
汇总与平均 |
|
|
7339(总) |
56.39 |
“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一共十一人,这十一名教师分属于五个学校。工作室推出的在线教学资料主要推送对象为高中生。由上表可以看出,工作室成员推送到自己学生的数额基本维持在1000—1600人之间,学生根据自己对资源的需求,打开公众号资源进行学习的同学的比例平均为56.4%,打开学习的总次数为7339次。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直播教学开课前的数据。也就是说,2月12日前,各校直播教学尚未开始,疫情期间学生对转化教学成果的学习资源充满了极大兴趣,在寒假期间便自觉学习了教师推送的公众号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疫情背景下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跨校语文在线教学研究-ag真人官方网
“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公众号资源标题 |
发文日期 |
送达人数 |
阅读人数 |
打开率 |
一 |
2020-02-15 |
1607 |
541 |
33.67 |
|
2020-02-16 |
1611 |
447 |
27.75 |
|
2020-02-18 |
1631 |
275 |
16.86 |
平均 |
|
|
421 |
26.09 |
由上表可以看出,推送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室的十一名教师分属于五个学校,四个学段。工作室成员中仅有三名教师分属于两个学校的高三年级,估计推送到高三的学生人数大概在700左右。那么打开率为60%,而这个时段,两个学校的高三年级已经开始直播教学。可见,名师工作室教研成果的转化给高三毕业生带来了较为便捷的学习资源。同时,区内另外几个学校的教师,在组织学生收看区内录播课之后,还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索求课件,用以高三的复习指导。
与第二种方式基本一致,首先将工作室研究成果转化为直播教学资源。然后结合公众号,推出相关资源。在直播教学时,因技术故障或教师教学速度拿捏不当会遗留下诸多教学问题,直播教学后在公众号适时推送相关资源。既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又可为直播教学起到一个“裨补缺漏”的作用,从而解决些遗留问题。
表格三:
“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公众号资源标题 |
发文日期 |
送达人数 |
阅读人数 |
打开率 |
|
2020-02-21 |
1646 |
848 |
51.52 |
|
2020-03-03 |
1672 |
299 |
17.88 |
|
2020-03-04 |
1676 |
314 |
18.74 |
|
2020-03-06 |
1688 |
176 |
10.43 |
|
2020-03-07 |
1692 |
185 |
10.93 |
平均 |
|
|
364.4 |
21.9 |
由上表可见,各校直播教学开始后,公众号学习资源打开率,由先前的56.4下降到21.9%。这其中有诸多原因,一是学段的不同,比如关于《氓》的学习资源,比较适合于高一年级的学生。二是工作室成员虽来自金牛区区内五所学校,但工作室成员中仅有两所学校的教师承担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推送到两校高一的人数约700人。如果我们以这两校高一学生总数计算,打开率超过了50%。在直播教学期间,能够达到如此效果,大体上可以弥补一些直播教学的遗憾了。
(二)立足当下,疫情反思,资源整合。
1、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将从自己所在的qq群、微信群、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软件上获得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与研究,通过跨校在线教学研究的方式实现交互式改进与完善。如“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于2月19日在工作室公众号推出的“疫情之下的文化反思——高一语文开课辑录”(后将此资源推送至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公众号”川歌川语“),便是将个人的思考、qq群微信群等碎片信息、备课组的集体教研内容和名师工作室在线教研活动的相关信息整合起来形成的一个逻辑层次清晰的别出心裁的“开学第一课”。《疫情之下的文化反思》针对疫情产生的文化生态,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正向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名师工作室成员针对1月以来在湖北及其他省份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展跨校的网络教研活动,不同学校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根据本校和本学段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思考进行在线教学方面的交流、分享与研究。如将日本赠送给我国的抗疫情物资上的留言编辑为语言运用试题来线上训练学生,使其加入到语言建构的队伍中来。如根据留言仿写:
日本捐武汉的留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的留言:岂日无衣,与子同裳。
日本富山捐辽宁: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日本舞鹤捐大连: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参考示例:
上海捐武汉的留言:华枝春满,天人一心。(注:采编自网络)
四川捐武汉的留言:四面八方 川流不息 守望相助 湖北雄起(注:藏头,原创)
河北捐武汉的留言: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敌艰?天下助之。(注:采编自网络)
3、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根据学段将每名工作室成员与其学段所在的备课组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在线教研活动。下面是金牛区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以及成员的所在学段分类表:
表格四
|
七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
|
杨小川、郭佳、马朵、彭芸 |
于淑君 |
胡蓉、郭茜茜 |
成都十八中 |
|
|
|
夏语曼 |
成都三十六中 |
|
鲍滢 |
|
|
成都通锦中学 |
|
|
刘兰 |
|
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 |
刘清华 |
|
|
|
由上表可以看出工作室的十一名教师分属于五个学校,四个学段。同时这十一名教师隶属于七个语文备课组。那么如果将七个备课组的在线教学研究与工作室的在线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工作室成员的不同特长得以显现,另一方面工作室成员所在备课组的试题资料、教研活动记录与教研活动心得可以成为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研究素材,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如工作室成员成都铁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教师胡蓉从网上获得了新高考模拟试题(防疫版)的资料,经过备课组的分析研讨与审核定型。交与工作室研讨。那么成都十八中的夏语曼老师和其他几个学校的老师便可以将之提供给本校高三年级学生在线检测使用。
综上所述,疫情背景下,名师工作室在领衔人的组织与引领下应首先改变理念和认识,改变以往面对面的现实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空中课堂教学模式,面对全新的教学手段,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力争实现“道”与“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
最近几年,名师工作室通过团队引导策略、课题引领策略、沟通交流策略和持续发展策略的落实,让不少教师从中获得了专业上的快速成长,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当下,这些策略应转化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团队合作、课题研讨等措施,体现名师工作室关键时刻的攻坚克难的“亮剑”精神,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疫情期间依然可以得到不断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滋养一方的“教育水土”。
作者简介:
杨小川 49岁 男 工作单位: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中学正高级教师 四川省特级教师 联系电话:13550102868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34号 邮政编码:610081
2020年3月10日
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杨小川 编辑:mxh